星期天去上熙琄老師的敘事治療進階課程
老師為了陪伴我們更深入敘事,自己當個案,接受學員的訪問
深度的分享以及精彩的問題,讓這個訪談好豐富、好精采!!
等到老師的助理將訪談逐字稿打出來放在網頁上,我會再分享連結
老師星期天談到的很多東西,剛好呼應到我最近卡住、也在思考的一些東西
因此,當聆聽、進入訪談的脈絡時,我彷彿也在進行我的整合之旅
訪談結束,我像是從一場夢中醒來,整合完畢,清醒過來
說說我最近卡住的地方,以及通的地方
上週結束完一個會談,看到個案卡在「我應該要表現出快樂,所以要…」的想法裡面,想要寫一篇關於人們因為二分法而受苦的文章
所謂的二分法,就是認為A是好的,B不好,想要A,不想要B
通常,A是被人們認為是好的、正向的、對的,例如:快樂、健康、富足、優秀、開朗…
B通常是被人們認為不好的、負向的、不對的,例如:生氣、衰弱、貧困、平庸、憂鬱、難過…
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之下,可能憂鬱、難過…反而被認為是對的、正確的
而當我們對於「自己應該是怎樣,不應該是怎樣」的想法相當執著時,辛苦可能就跟著來了,
因為要花很多的力氣去抵抗或是修飾、壓抑自己認為不好、不對的那一面
但如果不將那些力氣用在抵抗自己的真實、抵抗原本就屬於完整的自己的某個面向
而是去了解自己、接納自己、照顧自己,或許我們反而可以很快地轉化,或是讓那情緒通過
當然,我們的認定、價值觀跟我們從小到大的教養、社會習俗、文化背景有很大的關連
有時,在心理諮商裡面所做的就是幫助人們把失落的、被壓抑的、不被接納的面向找回來,接納完整的自己,進而活出真實、完整的自己
我本來想要寫的文章,寫到:「週幾和一個個案談完,讓我看到他卡在二分法的想法當中,但其實很多人都為此受苦…」就停住了
因為,我感覺到我有一部分也是卡在這裡,想把那個卡住寫出來,但不清楚是什麼,於是文章寫不下去
星期天老師分享到她父親剛過世,卻還是要飛去馬來西亞工作的經驗
在那過程中,我也回想媽媽過世這件事情
於是,我清楚我卡在哪裡了
前一陣子有朋友分享覺得我變得不一樣了,當時她認為是因為戀愛的關係
但我心裡面知道,其實有一部分是因為媽媽過世的原因
我的媽媽可以說是”直升機父母”的前身,(今天剛好有一篇文章,作者也分享到在這樣的教養方式之下長大的感想、影響 http://www.30.com.tw/Board/show.aspx?go=2628 )
她想要給孩子她認為最好的,但也因為她用她所認定的規範、要求小孩,不合她所認定的她就不接受,甚至會用激烈的手段來企圖控制
因此,給小孩很大的壓力
在這樣強大的壓力之下,讓愛媽媽、想要順服媽媽、照顧媽媽的我,走了很長時間的一段歷程在找自己、恢復健康的界線、找回自主
這不容易
而最後幾年媽媽的疾病,讓我們全家都付出了很多的心力在照顧她
照顧本來就是辛苦的,再加上她的情緒問題,讓陪伴的人更加辛苦
因此,媽媽過世之後,我們的身心得以休息、恢復
我也因為不用再顧及媽媽的心情,而得以做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,包括跟我喜歡的人交往
我那時候猶豫著要不要講,因為,在傳統的觀念或是印象當中,父母過世子女應該要表現出悲痛的情緒
就像傳統的葬禮儀式當中,甚至要請孝女白琴來哭泣
似乎要將悲痛表現給別人看,證明自己夠孝順、夠愛父母
但,那是真誠的嗎? 每個人的情緒狀態都一樣嗎?
某位我媽媽的朋友透過我爸爸關心著我跟妹妹,我感覺到(當然也有可能我自己多想),她是否認為我跟妹妹都還很悲痛、擔心我們走不出來?
我當時跟爸爸說:「你就跟她說我們很好就好啦!」
我想要挑戰「當父母過世後,子女應該要表現出很悲痛的情緒」的想法
並不是我不愛我媽媽,也不是我不思念她
只是,面對親人過世,我們可以有多種、豐富的感受
我感受到思念、難過、悲傷、感恩、失落,但我也感受到輕鬆、自由,同時為她不用受苦、可以在天堂做她想做的事情而感到開心
人本身、以及情境本來就是很多層次、很複雜的,誰說面對、處理親人過世只能是一種樣子?
就像熙琄老師老師說的,她面對過世,但不被”過世”所綁架
我想,我前陣子就是被我自己腦海裡面所構築出來的”應該”所綁架了吧!
想要去談關於媽媽過世後的輕鬆感受,卻又怕被人認為不孝順、不應該,而猶豫著
但事實是:我有輕鬆的感覺,我同時愛我媽媽,但之前媽媽給我的考驗,讓我的靈魂有很多的學習
老師那天和兩位訪談者的對話,後來很多部份是在談”真實”
我們怎樣聆聽自己,如何去貼近靈魂想要傳達給我們的訊息,如何了解自己
老師分享Michael White曾說:「所有的狀態都是好的,人類很多問題都是因為二分法」
我同意這樣一句話
人的卡住,必定是有什麼想要被整合回來,讓自己的靈魂更完整
我喜歡理書有一次在介紹Akasha花精時寫的文字:”…你可以抽一瓶與你共鳴的花精,看看…你的哪一個面向,正渴望回到光中?” 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lishu/post/1312814755
是啊,我更清楚了,無論是用諮商或是花精,我都渴望幫助人們更貼近自己、接受自己
讓靈魂更完整
而在此之前或是同時,我也要讓自己更真實、更完整
因此,我寫下這篇文章,和你分享~